第86章 八六章 (1)-《美人不识君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书辞转过眼时,明显地看到沈怿玩茶杯的手微不可见的轻滞了半瞬。

    那个身负国仇家恨的贵妃,在诞下她的第一个孩子时,对于这个仇人与自己所生的儿子究竟怀着怎样的心情?在她每每拔下簪子往他身上戳出血痕的时候,心中又是否煎熬过呢?

    可惜所有的一切都随着她的亡故,掩埋在黄土之下,永远也不会人知道了。

    书辞在桌下慢慢伸手过去,摸到沈怿的五指,还没等覆上去,已被他一下子,紧紧握住。

    晏何还的话说到这里就算是点到为止了,也不管他答不答应,径自讲了下去,“淳儿死后,我在京城里又待了一年有余,原是不甘心,想再找找有没有别的方式可以进宫打听,可不多久,就遇上了长公主结党营私企图谋逆的事。当晚圣旨降罪,乌泱泱的禁军涌入公主府,夜里起了一阵大火,把整个府邸烧得干干净净,火光冲天,连周围的民居也不能幸免……”

    他的语气忽然渺远起来,望着已经黑下来的天空,缓缓道:“那时我在公主府外,看见有许多下人、仆婢从浓烟滚滚里冲出来,马匹马车因为受惊窜入街巷,人流中还有一个被老妇人牵着的三四岁的孩童。”

    以为后面的内容皆是他的絮叨,书辞本没放在心上,突然听到孩童两个字,耳朵当即动了动。

    “我见他衣着华丽,仆妇又一口一个小少爷,于是猜测他或许是公主府内的亲眷。”

    晏寻愕然地抬起头来,眼中空荡荡的,仿佛完全不能思量。

    晏何还没敢去看他,口中喃喃道:“那时,我便起了私心。淳儿已死,许多计划付之东流,想着如果把他带回能戎卢,当做质子,今后两国交战或许还可以派上用场。”

    “义父?!”晏寻望着他,难以置信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不止是他,连书辞和沈怿也不同程度的惊讶了一番。

    的确曾听说长公主与驸马有一子,可那么多年过去,都以为这孩子早就死了,谁能想到会是晏寻!

    再细细回想,与驸马相同的疾病,还有肖云和的手下留情,所有的细节又莫名吻合。

    晏何还大概料到他会有这样的反应,略带病态的脸无所动的摆了两下,声音忽然有几分哑:“这个男孩儿可能是被突来的变故吓傻了,以至于我带着他一路南下,他也没有反抗,直到跨过边境时,他才毫无征兆的大哭……”那会儿不明白,很久以后晏何还方朦朦胧胧地懂了,其实三岁孩童也知道家乡何处,叶落归根。

    “那个孩子,就是你。”

    他几近残忍的承认了,继而又慢慢道:“为了让你早日习惯那里的生活,我领着你在戎卢里吃,在戎卢里住,后背也纹了戎卢人的纹身,可是我同几位长老都知道你的身份,我也清楚,他们留着你,就是为了今后做打算。”

    晏寻手握成拳,手背上的青筋一根一根凸起,书辞看在眼里,正安慰似的把手放上去,却不料猛的一下,晏寻也抓紧了她的。

    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。

    养久了总是会养出感情来的,随着他越长越大,晏何还的内心就越挣扎,一方面是族人的寄托,一方面又是晏寻的生死。

    两者他都难以割舍,迟疑犹豫了很久,终于在两国交战之际,把晏寻从戎卢赶了出去……

    “之后的事,你也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他轻叹了一声,“你若是因此恨我,我也不怪你。好在你如今已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,我便是死,也没什么遗憾了。”

    晏寻压根不知该说什么。

    三四岁前的记忆模糊不清,只记得自己十几岁被迫离开戎卢,在战火纷飞中一路跋涉,莫名来到了中原,人生地不熟,除了会点拳脚功夫,他一无是处。

    很早之前他就奇怪,好好的,义父为什么要赶自己走?态度还如此的果决,半分商量的余地都没有。

    直到现在他才或多或少的明白了一点。

    晏何还的目的不过是想让他自生自灭,把一切交给老天爷,活着是他走运,死了也算对得起自己的族人,两边都有交代。

    晏寻摇了摇头,头疼欲裂,索性嚯的站起身,夺门而出——可他夺门的时候还没忘拉着书辞,书辞又拉着沈怿,三个人谁都没打算松手,一连串地跟着往外走。

    对王府里的环境不甚熟悉,他闷头走,书辞和沈怿踉踉跄跄地随行,眼看快到小池塘了,困倦了一天的沈怿终于不耐烦:“松手,你多大的人了?发脾气还要人哄吗?”

    似乎是才回过神,晏寻怔怔地松开书辞,视线在沈怿脸上一晃而过,继而不甘心地转身,几步踩上了池塘边的高石,蹲在那里不知所措。

    书辞见状,无奈地朝沈怿瞪了一眼,后者却不以为意轻哼。

    正因为和晏寻有过相同的经历,她完全可以理解他此时的感受,于是提着裙摆,试探性地走过去。

    “晏大哥……”

    他双手痛苦的插入发丝中,头深埋在膝盖上,闻言才动了一下。

    书辞挨在他身旁,“我懂你的心情,之前得知我亲生父亲是梁秋危时,也是一时间无法接受,想通了就好了。”

    晏寻垂着眼睑,并未言语。

    “其实我倒觉得,你娘是公主殿下也没什么坏处。”她双眼望着碧波荡漾的池塘,“这么一想,你和王爷还是表亲呢,咱们往后也算一家人了。”

    沈怿颦了颦眉,似乎想说什么,最后还是忍住了。

    晏寻看着她近在咫尺的笑颜,欲言又止:“你……”

    “想开一些。”书辞淡笑着安慰道,“公主多厉害的人啊,不仅才貌双全,风华绝代,和驸马的故事还被传成一段佳话。和我爹相比,可是高贵得多。”

    不欲拂了她的好意,虽然胸腔好似堵了一块石头,喘不上气,晏寻仍艰难地挤出一丝笑容来,轻轻颔首。

    第    88    章    八八章

    这一段旧恩仇对晏寻的打击很大,    尽管稀里糊涂地接受了母亲是长公主的现实,可其中那些阴谋诡计仍让他难以释怀。

    沈怿被书辞推着,    搬出几坛子酒来陪他喝了一晚上,好在他酒量一般,    灌了没两坛就倒了,    最后还是由晏何还和高远两个人一左一右地扶着回了府。

    累了一天,    总算得到喘息的机会,沈怿实在是撑不住,    匆匆洗漱完,抱着书辞就往床上躺,    下巴搁在她颈窝,    眼睛一闭,    很快便不动弹了。

    花厅里的冰山已移到了室内,    被夜风一吹,    散发出凉爽的味道,    再配合清幽的安神香,    着实适合安眠入睡。

    然而书辞却还在想晏何还的话,    一时半刻清醒得很。

    淳贵妃死于非命,    结合沈怿之前所说的落井身亡的事情来看,必定是有人把她推下井的,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。

    她知晓了一件与太后有关的秘密,还牵连甚广,可正要告知旁人时,突然就死了。

    这未免太过巧合,    很难不让人联想到“杀人灭口”四个字,必然在那段时间里发生了些什么才引火上身的。

    书辞思来想去,怎么都睡不着,偏偏某人又睡得很沉,这叫她非常苦恼。

    “沈怿。”

    他半梦半醒间低语:“……嗯?”

    书辞转过身来,面朝他,“我一直觉得,肖云和那只老狐狸,不像是会自己登基当皇帝的人。”

    沈怿没睁眼,却还是问道:“怎么讲?”

    “他这个人很聪明,把晏寻留在自己跟前那么久,不会没有察觉他的身份。”书辞从他怀中抬起头,“以他对长公主的忠诚,有没有可能,他是想让晏寻当皇帝?”

    他闭着眼睛轻笑一声:“这姓晏的真是运气不错,投了个好胎不说,另有人给他铺路打江山,就算路没铺好,眼下还能白白捡个指挥使来当。老天真不长眼。”

    书辞觉得他太锱铢必较了,“人家童年很悲惨的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俩哪个童年不悲惨?”他不以为意,说着便引了她的手从衣襟里进去,在陈年的旧伤疤处停下,老老实实地摁在那儿不让挪动。

    书辞倒也听话地给他安慰似的抚了两回,又思索着开口:“晏先生说,你娘知道了一件与当今太后有关的秘密,而太后在十多年前还只是皇后,她有什么样的秘密能比功臣通敌叛国更能打压先帝的?”

    “还有那个……唔。”

    话没讲完,嘴唇便被他轻轻堵住了,并未深吻,只是含了片刻便松开。

    沈怿揽着她的腰,语气里透着无奈,“夫人,为夫是真的困了,这些无关紧要的事,睡醒了再谈可好?”

    大概才意识到这位大杀四方的肃亲王几乎困了一整天,书辞好笑之余又贴心地给他拉了拉被角,颇贤惠地在他背脊上轻拍:“快睡吧。”

    闻言,他还就真的乖巧地低头与她额头相抵,沉沉的睡了过去……

    漫漫长夜,月明星稀,唯有书辞的双目还是亮晶晶的。

    沈怿虽然玩世不恭,上朝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但是真遇上什么事了,他还是不敢怠慢,认真起来比谁都可怕。

    短短十天的假期过完了,都督府和朝里积攒了一大堆的公务,他开始早出晚归,书辞也学着在家里想方设法地打发时间。

    有了前些时日沈怿自毁形象的在府内给她塑造了一个和蔼可亲,端庄贤惠的王妃身份,书辞现下在一堆仆婢中很得人心。

    大夏天里日头晒,早起叫上几个侍女和嬷嬷凑到小花厅里坐着剥莲子,做绣活儿,偶尔也拿几本闲书来看,正午那顿饭沈怿有时候赶得上,没赶上时书辞只让小厨房炒几个小菜。她是最忌讳浪费的,自己本就吃不了几口,尤其不喜欢满桌大鱼大肉,久而久之,厨子们也都摸清了她的习惯,饭菜的分量恰好是够她一个人吃的,不多也不少。

    平时得闲了,言书月和陈氏也会到府上看她,但由于暑气重,书辞好几次都劝她们等凉快些再来。

    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了下去,转眼落了几场雷雨,接着就立秋了。

    入秋后的雨,是越下越凉,满天阴沉,放眼看出去,整个苍穹仿佛漏了似的,不仅几日没停,反而有增大的趋势。

    沈怿难得把手里的一堆破事处理完,端了杯茶靠在软榻上翻话本,书辞却没有他那个闲心,扒着窗棂,一直望着小院中的才搭起来的葡萄架,很担心它禁不起这场风雨的摧残。

    沈怿翻完了一本,抬眼见她那副望夫石的样子,不由好笑:“都没见你每天这么盼我回来,我还不如一串葡萄?”

    “那可不止一串了。”书辞并未回头,却不忘纠正他,“等明年种好了得有十来串,到时候我摘来给你吃。”

    他摇摇头:“真那么想吃,差人去买不就好了,弄得如此麻烦,又是葡萄架,又是水芙蓉的。”

    书辞终于白他一眼:“王爷,你这样做人就太没意思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是不懂,你大费周章的做人就很有意思了?有钱不花,白费力气,是不是傻的?”沈怿把书往小几上一扔,提起紫砂壶给自己斟茶。

    俨然一副有钱了不起的样子,书辞暗自腹诽了一番,转过去没搭理他。

    “行了,快别看了。”沈怿喝了口茶,招呼她,“外头雨大,头发都湿了……过来我给你擦。”

    书辞往鬓角上一摸,还真是有水珠,她一面抹一面往他跟前走,“今年这雨不知要下到什么时候,我亲爹那坟被刘老爷子东补西修的,只怕会漏水,几时看看黄历,找个时间修一下吧?”

    沈怿颔了颔首,刚要说自己正有此意,门外忽听得一阵轻叩。

    两人同时歪头望了过去,但见紫玉规规矩矩的立在门边,“王爷、王妃,庄亲王到咱们府上了。”

    听了这话,书辞倒不很意外,以为毕竟都是亲戚,来往串门挺正常的。而与她相比,沈怿却深深皱起了眉。

    沈冽这个人,成亲之前尽管天天来和自己沟通感情,可自从书辞过门后,他收敛了不少,也知道避嫌了,如今这会儿找上门,就绝对不是闲话家常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沈怿坐在原处沉思良久,把茶杯一搁,“我去会会他,你在这儿等我。”

    书辞先是嗯了声,随后又迟疑,“我不露面合适吗?”

    他笑了笑,伸手在她脸颊上轻轻一捏,“你不露面才好,端着架子方能显出我肃亲王妃的气势。”

    “你就是这样才没人喜欢。”书辞把旁边放着的外袍取来,给他披上。

    他淡笑:“会么?我看你倒是挺喜欢的。”

    书辞抿唇睇他,想了想,又正色地补充道:“若有什么要紧的,一定要告诉我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沈怿理好衣襟,“一定。”

    许久没去过书房了,他喜荣不喜枯,因而满院子种的都是翠竹,大雨把竹叶洗得光滑明亮,在菱花窗外轻轻摇曳,竟衬得屋内全是翠绿。

    沈冽还是在老地方坐着,津津有味地翻他那些不太正经的书籍,约摸是察觉到人影了,这才抬头笑眯眯唤了声四哥。

    他扬眉,不咸不淡地说:“来了。”

    沈冽依旧殷勤地给他倒好茶,目光在往他身后瞧去,似是随意地那么一问:“怎么不见四嫂?”

    “在房里绣花。”沈怿撩袍坐在他对面,没胃口继续喝茶。

    “那我,可是打扰到你们了?”

    他靠在帽椅里,手指有一搭没一搭的敲击着桌角,给了他一个“你知道就好”的眼神。

    “可别说你是跑来和我谈心事的。”

    沈冽微微一笑:“自然不敢。”

    他终于舍得把书合上了,一张温文尔雅的脸突然严肃起来,压低了声音朝沈怿道:“四哥,近来朝里那几个冒头的文官,你还有没有印象?”

    沈怿眉峰一蹙,思忖着点头:“是有这么几个人,怎么了?”

    “这几个都是肖云和死后,圣上新提拔的。”

    听出他明显话里有话,沈怿冷眼旁观:“你想说什么?”

    他手指抵在唇下,面色并不好看,“弟弟我最近开始留意到一些事情,越想越感觉不大对劲。”

    “近的先不提,就说肖云和。”沈冽凝眸看他,“青铜麟是什么东西,咱们大家心里都有数,以往长公主私下搜寻还叫人拿到把柄,告到了父皇那里去。而肖云和这般大张旗鼓,连你我都发觉了,沈皓会完全不知情么?”

    沈怿被他这么一提醒,眼角飞快跳了一下。

    想起自己上一年多次上奏,沈皓却视若无睹,还明里暗里的帮着肖云和,如今肖已伏法,所有的碎片毫无疑问落入了他的手中。

    起初还当是他缺几个心眼,如今回忆那些细枝末节,竟有种背脊发凉的感觉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……从一开始,便是沈皓借肖云和的手,来找这些碎片的?

    “你想想看,整件事情最大的受益者是谁?”沈冽拿食指在书的扉页上轻划,“肖云和死了,碎片归他,还名正言顺地铲除了朝中一帮心怀鬼胎的老臣,顺理成章地扶持他自己的人上位。明面上得意的似乎是我们,可眼下大半的朝廷几乎是他的心腹,这江山不可谓不稳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。”沈怿顿了顿,眼睛危险的眯起,“他当日极有可能是故意演了一出戏,让我们替他除了肖云和?”

    而自己,包括沈冽和那个死了的面首,全都是被他所利用。

    他双手交握,放在唇边,眸中阴晴不定。

    真是好一出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。

    “沈皓此人没什么雄心壮志,可是耍心机却很有一手。”沈冽信手翻开手边的书,上面的配图浓墨重彩,“他扮猪吃老虎也不是一年两年了,你就不奇怪,当初几位皇嗣中,他资质最为稀松平常,可为何最后先帝临终前会传位给他么?”

    沈怿沉吟良久,仍觉其中疑点重重,“青铜麟的传说一直传得很离奇,最为人所知的,就是颠覆王朝,许多人寻找此物是为了满足野心,他已经是天子了,还要这个作甚么?”

    “人总是贪心不足的。”沈冽捧起一碗温热的茶水,“帝王也是一样,人人都觊觎的东西,他难道不想要么?”

    第    89    章    **章

    南书房内,    青花鱼缸里养着几尾锦鲤,身姿灵活的在水中游动,    微波荡漾间,投映着一张眉目暗沉的脸。

    沈皓身形不高不矮,    但是偏瘦,    这瘦削的程度最近似有加重,    龙袍足足大了一圈,有些宽松的穿在身上。

    他一直是一副温吞的表情,    举手投足间带着几分儒雅,但眸中又不如沈冽那般多城府,    三兄弟里,    独他一个不上不下。

    掌事太监低着腰,    轻手轻脚地把微凉的茶水换掉,    乍然回首,    发现今上站在窗边,    背影落寞地负手而立。

    冷雨淅淅沥沥,    偶有几滴透过窗格落在鱼缸中,    溅起一圈又一圈细细密密的涟漪。

    “皇上。”掌事太监将大氅搭在臂弯,    小心翼翼的上前关切,“天气转凉了,您加件袍子吧?”

    沈皓没说话,好一会儿眉梢才动了一下,转过身,示意他给自己披上。

    太监很会察言观色,    哪怕他一言未语,却也麻利地抖开大氅仔细地罩在他肩头。

    沈皓信手抓了把鱼食,在手中翻来覆去的倒弄,他盯着那几尾鱼看了良久,忽然低声开口:“福寿,你觉得,朕这些锦鲤,养得好么?”

    太监毕恭毕敬回答:“咱们宫里的东西,岂会有不好的。皇上的三色锦鲤,个个鲜活健壮,多彩多姿,更是世间罕见。”

    他低笑了一声,自言自语道:“是啊,这里的东西,自然都是最好的……”

    “但皇宫中的锦鲤再贵重,到底也不过是条鱼而已。”沈皓道,“它活在金银堆砌的青花缸里时,总以为自己生下来就该被人伺候,永远不必为了衣食发愁,待在这四方天地,享受平静安乐。可一旦它知道自己只是受人豢养,终有被遗弃的那一天,于是连活着也变成惶惶不安,战战兢兢,甚至每每午夜梦回,会不寒而栗……然而故事从一开始就没有回头路,身后是悬崖峭壁,前面是高山险阻,只能诚惶诚恐地走下去。”

    太监不知要如何接话,只好缄默着。

    他摊开手,洒了一把花花绿绿的鱼食,看着水中的鱼儿争相抢夺,眼神间毫无波澜。

    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……行百里者半九十,这条道还远远没有走完。”

    余光瞥见掌事太监犹犹豫豫的模样,沈皓略略一怔,才意识到自己刚刚说得太多,朝他摆手一笑,“罢了,你下去吧。”

    太监大松了口气,忙不迭应了个是,躬身退出门外。

    帘外的秋雨仿佛已经停了,听不见声响,连鱼缸中的水也一并安定下来。

    沈皓撩袍在案前落座,左边是高高堆成山的奏折,右边是零零散散的典籍,然而此刻,国家大事和前朝历史已经统统排开在外。

    而中间被他高高供起来的,是那个青铜所制的麒麟,能工巧匠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外观,凹凸不平的表面上,呈现出一张极小的地图,隐约能看到一条线路,从京城延伸出去。

    可遗憾的是,麒麟仍旧缺了一角。

    沈皓把玩着手中那一块与之并不吻合的碎片,拧眉思索:“这一块既然是假的,那真的……又在谁的手上?”

    明亮而温柔的光芒从绢纱灯里透出来,洒在那枚冰凉温润的玉佩上,玉是方形的,厚厚的一块,尽管雕刻了纹饰,看着仍旧有点笨拙。

    书辞将它举在灯下,眯眼琢磨,里面什么也瞧不见,“真奇怪,我起初还当它是帝王绿来着,这会儿又觉得不怎么像了。你说我爹留给我的这个玉,到底值钱么?”

    沈怿正在旁吃宵夜,闻言颔了下首,“我瞧瞧。”随即就拿了过来。

    这玉也不是第一次见了,大概是玉佩本身的卖相不大好,他没怎么上心,指腹摩挲了两回,感觉出明显的瑕疵,便不以为意地丢回桌面。

    “质地一般,别带了,改明儿换块好的。”言罢,又伸手从怀中摸出一块碧青透亮,绿得流油的翡翠,“玉养人,我这个带了很多年了,要不你拿去?”

    “既是养人,都跟你那么久了,我更不该横插一脚。”书辞将那个被他嫌弃到角落里的方玉捡了回来,“这是我爹的遗物,不管好不好,都得收着。”

    沈怿含笑地拿勺子搅动碗里的羹汤,“你就是天生吝啬……全被你娘给耽误了,眼下嫁了我,还那么紧巴巴的过日子。”

    她把玉佩重新带回腰间,继续捧起没做完的绣活儿,不以为意道:“这叫持家有道……省出来的银两,我打算在南边置办一栋宅子,京城的冬天太冷了,从前每年祭祖我都被丢在家,所以很想去南方看一看。”

    “嗯,这倒是个好提议。”沈怿吃着他的四色宵夜,一边抬手翻了一页书。

    他今天没赶上吃饭,夜里命厨房备了点羹汤果腹。

    原本书辞是不饿的,见他着实吃得香,便把头凑过去,“吃的什么,也喂我一口吧。”

    “行,那我考考你。”他笑着叫她闭眼睛,端碗来舀了一勺,“张嘴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